文章分享
談生涯規劃中的個人輔導
2016/02/05


曾志滔 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  英華書院副校長

大學聯招(JUPAS)於去年十二月初首輪截止報名。對各中六同學而言,填報二十個選科志願是一件相當煩惱的事。升學及就業輔導老師、班主任及社工等人,亦也花了很長的時間面見學生,提供選科意見。 早前筆者於「規劃並不是占卜──生涯規劃的異化與反思」一文中提到,生涯規劃包括「探索自我」、「認識升學及職業機會」、「制定目標」及「行動與自我反思」四個步驟。「個人輔導」則是同學制定目標時,學校的輔導人員為同學們提供的支援服務。 大眾或會認為「個人輔導」,就是升學專家為同學(以及其家長)提供大學學科資訊,如收生要求,取錄計分方法等,甚至為同學提供答案:「你應該選這幾個學科」,「這樣的排位對你最有利」之類的建議。但這正是我們在做教師培訓時最反對的做法。誠然,升學輔導老師必須掌握各大專院校的收生方法。由於大專課程的收生要求可謂五花百門,各學科的入學計分方法都不盡相同,同學往往無從入手,老師理應擔當指引的角色。可是,我們經常提醒老師,升學及職業的選擇必須由同學自己做決定。老師的角色是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的想法,在有訊息混亂的時候加以澄清,並一步一步引導同學整合自己的性格、興趣、能力、職志,再結合大專學科和職業等資訊,從而尋找下一步的升學方向。過程中,我們強調興趣的重要性,希望同學不要被學科的取錄分數高低或行業前景過份主導選擇。此外,和同學傾談時,我們亦應避免使用「你應該選(甚麼科)」、「你要這樣安排(選科次序)」等字眼,以免影響同學自身的想法。當同學感到困惑,希望我們提供答案時,我們會說:「對不起,我不可以為你做決定,因為這是關乎你自己的人生抉擇。若你有甚麼猶疑,我可以和你一起探索,協助你做自己的選擇。」我們的角色,既是一面鏡子,也是一位同行夥伴。越是資深的升輔老師,越不會以「升學專家」自居。 根據2014年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的調查結果,前線升學輔導老師認為「為學生提供個人輔導」是學校最需要發展的生涯規劃教育工作。「個人輔導」(Individual Student Planning) 的概念可追溯至全方位學生輔導系統(Comprehensive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Program)。在的美國密蘇里州,個人輔導是每個小學生、初中生和高中生都有的學習經歷。當地教育部門有清晰的工作框架指引和課程材料,協助每個學生有系統地回顧自己的學業成績、學習進度、課外活動、人際發展和探索職業資訊等學習經歷,從而制定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個人學習方案。這個過程著重培養年青人計劃前路的意識和能力。香港的生涯規劃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,當然難以和密蘇里州的規模相比,但當中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——就是讓每個年青人意識到,要從小就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並以積極的態度裝備自己,迎接未來的挑戰。 筆者接觸的青年人中,大多對前路感到迷惘。關鍵的問題是他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都非常不足夠。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和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系共同研發的「事業興趣測驗」中,有一部份名為「擇業困難評估」,反映接受測試同學選擇前路的困難。筆者最近面見了幾個運動表現十分優秀的中六同學,他們的「擇業困難評估」結果中,「心態準備困難」、「資訊缺乏」和「訊息衝突」的情況都十分明顯。同學分享自己希望讀大學,修讀商科和體育運動科學,但說了半天都不能歸納具體的理由,有人說自己「有興趣」,但對該學科內容一無所知,又有人覺得修讀體育就可以當體育老師,自己卻不希望從事教育,更有人自言,畢業後想投考紀律部隊,卻不是有抱負,原來只是因為「消防員假期多」。 面對同學不成熟的想法,輔導老師不必急於批評,馬上指出當中的謬誤。相反,我們更應該尊重及體諒他們的迷惘和不安。我問那位希望選讀運動科學和當消防員的同學:「若然有這麼多的假期,你會怎樣運用?」同學回答:「遠足」,追問下發現他喜歡接觸大自然、從事運用肢體的工作和戶外活動。於是,我鼓勵他嘗試尋找一些能發揮這幾點興趣的學科,身旁的朋友們都立即給了他相關的建議。縱然該同學當下沒有找到答案,但在他的眼神中已流露一點點的希望了。 做個人生涯規劃輔導需要有敏銳的觸覺,從學生零碎的話語中整合有關聯的訊息,並鼓勵他們繼續探索,期望他們找到較清晰的發展方向。有時候,面對一些對升學前路感到不安的同學,輔導老師往往需要兩至三次的面談,才能夠讓同學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安心。在輔導的過程中,除了輔導技巧,更重要的是要有耐性,尊重年青人的想法,並且相信年青人有能力自主自己人生。只要輔導老師秉持這些信念,以開放的態度和青少年人溝通,同學們定必在個人輔導的過程中感受到鼓勵和支持。老師累積面談的經驗,專業能量得到提升,也是眾多學子及本港生涯規劃教育之福。 此文章曾於2016年2月5日於信報刊登
版權屬香港輔導教師協會,如欲轉載,必須先獲本會同意、授權及註明出處。如發現未經本會授權轉載,本會保留追究法律責任。  

TAG標籤

與生涯規劃教育有關的專業發展



Subscribe to us
for the latest information
訂閱我們的Facebook
以掌握最新的升學輔導消息
  Connect to Facebook



Related Articles相關文章


出版
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就本地學生以文憑試成績報讀海外院校之回應
2024/01/30


文章分享
Study leave溫書有法
2020/02/12


文章分享
發掘門路 達成夢想
2020/02/12


文章分享
守望者的家書
2020/02/12


文章分享
中三生的迷思
2020/02/12


出版
7個大男孩的故事
2020/02/12

文章分享